我国水泥细度太粗是同国外水泥质量差别的突出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对美、英、德、法、日、泰以及香港等**和地区的实物水泥的质量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它们的水泥细度基本上都<1%,但未引起高度重视。八十年代末期,我国水泥大量出口,其质量引起强烈反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水泥细度太粗,当时大多R0.08=3-5%。
1997-1999年,中国建材科学研究院在研究GB强度与ISO强度关系中发现,国外水泥和国内合资企业的水泥由GB强度过渡到ISO强度时下降很少,只有1-3MPa,而我国水泥则普遍下降10MPa,有的下降高达17 MPa。究其原因,细度太粗。若将合资企业的水泥熟料磨至比面积为300m2/kg,ISO强度与GB强度之差也要在6.5-11.4MPa之间,同我国水泥的两者之差接近;而合资企业和外国的水泥产品,比面积在361-396m2/kg时,ISO强度与GB强度之差大大缩小,只有2.2-5.7 MPa,与外国水泥的两者之差一样。因此可以说,提高水泥细度是缩小ISO强度与GB强度的差距、提高水泥ISO强度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