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字号:大中小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共出口稀土3658吨,相比去年同期的1799吨翻了一番,创4年多以来的**纪录。今年1~7月,我国累计出口稀土17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3%。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稀土出口量大增的同时,售价却在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国的稀土主产地——内蒙古共出口稀土26638吨,同比增长365%,而出口均价却同比大跌347%至每吨32万元。 业界人士认为,价格下滑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企业普遍对海外市场采取薄利多销策略,从今年1月起,我国正式取消了长达17年的出口配额限制,5月又取消矿石出口税,加上近期人民币贬值,使得当前环境越来越有利于稀土出口。 此间舆论场有一种说法,稀土在中国并不稀有,许多**有赖于中国的大量出口,他们都在趁机“揩油”。特别是日本,成为中国稀土出口价格下滑的**受益者。今年上半年,日本是内蒙古出口稀土的主要市场,内蒙古向日本出口稀土7704吨,同比增长约130%,同时,日本享受到十分优惠的价格。 稀土价格持续下滑,甚至卖成“白菜价”,这确实偏离了稀土本身的价值。过去,国内稀土业由于乱采乱挖,不考虑环境和资源消耗等因素,使得其价格远远偏离应有的价值,现在是该纠正过来的时候了。 比较有效的办法是,稀土业加强内部整合,从生产源头加强管控协调。让我国稀土企业形成对外的合力,改变供过于求的现状。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品是指在原材料产品的基础上经过分离或进一步加工的稀土产品,以及由稀土深加工产品制造,形成的具有独特功能的产品及组件。 不过,由于国内相关企业整合还未完成,且与地方政府的矛盾颇多,不一定能在短期内整合完毕,因此还不能有效管控稀土产销。但无论从产业角度,还是**战略角度,让稀土回归其应有价值是大势所趋。 要做到这一点,提高稀土业的科技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为什么我国稀土初级产品要大量出口主要原因是我国稀土研究应用水平落后,稀土原料无法充分应用。国外垄断大量先进的稀土应用技术,例如航天技术、军事技术等。 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稀土产业向深加工及其应用领域发展,进一步促进稀土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并以下游应用发展带动中游材料发展,促进稀土产业链向具有高附加值的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让稀土回归到应有的价值上来。
Copyright © 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11043号